学习研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学习研讨
多党合作中国路,跃马扬鞭三十年--张远木
发布时间 : 2016-06-11 11:24

 
          民盟广州市越秀区基层委员会 张远木

    在起于“五一口号”和历经十三届三中全会,这两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前30年和后30年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史上,后三十年中的多党合作之道路的探索,民主政治理论与政党制度研究和创新真可谓是跃马扬鞭。自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从此,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再次步入前进的航程。这三十年中,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沐浴春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一、多党合作思想理论体系在三十年发展中不断完善
    在刚刚步入 改革开放的中国,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势,并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建立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和政策;(1989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14号文件”,制定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1993年,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2005年后,中共中央又连续两年发布了两个“5号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2007年11月,我国又发布了《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等。)它标志着中国向世界宣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由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中国的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不断增强,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十年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  
    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亦可谓是民主党派发展最为活跃的三十年,各民主党派人士同全国人民一样不断地感受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见证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

  1、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得到健康发展,越来越壮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八个民主党派就开始恢复活动,民盟和其他各民主党派一样,组织建设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并逐步壮大,从组织结构的变化到队伍素质要求上适应了改革开放、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随着民主党派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增强,各党派成员都扩充了一大批各行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先进分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履行其党派政治职能。以我们民盟为例,八十年代初,广州市民盟成员只有二百多人,民盟广州市的小学教育系统组织领导机构只是"民盟广州市小教总支",各区民盟组织只是"小组"建制。八十年代中上期,民盟广州市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始在区际的民盟组织分别成立支部,当时,因为越秀、东山两区民盟成员较少只能合并组成联合支部,直至1986年两区盟员有了增加才分别成立支部,但当时越秀区的盟员也只有8人,东山区的盟员只有13人。进入九十年代,越秀区、东山区两地民盟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分别达到二十多人和五十多人。九十年代末随着广州市管中学下放到区管理时,越秀区和东山区辖管的民盟成员数有了较大增加。2002年,民盟越秀区、民盟东山区总支先后分别成立,分别下辖5个和8个支部,民盟成员80人和115人。2005年越秀.东山两区合并组成新的越秀区,两区的盟总支也进行了合并,并于2006年1月正式成立了民盟越秀区基层委员会,下辖15个支部,此时民盟成员已达208人,其成员扩展到政府机关及教育、文化、科技、艺术、司法等部门和单位中的中坚力量,至今为止民盟越秀区基层委员会盟员达233人,基本实现了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各民盟成员在其所在的政府部门和群团中为民盟树立着良好的形象。

   2、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广,提交的议案、提案水平也越来越高。除了百姓身边事,他们的目光更多指向宏观决策层面,有经济及社会发展、教育改革、文化建设、医疗制度改革,有住房保障方案,有节能减排实施,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从长远、整体的层面来解决我区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这一变化充分说明,一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在增强,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正向纵深发展。” 三十年来,不同领域的党派的成员以参政党角色积极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演变进程。

    八十年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提出了参政党的概念,明确了各民主党派在中国政党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定义民主党派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参政党,并明确指出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其主要职责之一是参政议政。其参政的基本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三十年来,随着其参政议政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泛,成效也就越来越明显。以民盟为例,在时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费孝通先后就城乡建设,改革农村体制、改善“三农”问题的建议和发展东北战略思考等问题的建议,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响应,体现了民主党派高层领导在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参与国家领导人选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制定等作用。又如,在分别时任民盟广州市委副主委和广东省委副主委的王则楚就广州市城市设施建设问题、社会民生问题和省、市级政策、法规性文件中有关公共利益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等,从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向本级中共党委和政府提出质疑,从而受到极其重视,多数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充分体现了民主党派在地方事务管理、民主决策、法律法规执行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地方高层在参政议政的作用,是受社会和新闻媒体关注的民主党派人士,其“名人效益”为民盟以及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实践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十年来,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成员在参政议政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民盟越秀区基层委员会为例,如,1991年至2005年越秀区总支、东山区总支,共递交人大建议案63件;政协提案374件。其中41件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多件被报刊全文刊登。这些议案,提案促使了一批城市建设、民生大计、教育文化、经济建设等疑难问题的解决与落实。如促成了中共区委和政府领导人与各民主党派区负责人对口联系制度的落实;促成了文物保护和文化资源利用及产业开发;促成了拖延近十多年的烂尾工程的解决;促成了中小学校提升办学条件改善办学环境中的教育综改工程的大力实施;促成了五仙观绿化广场的建成;促成了文德路文化街的改造和建设;促成了高第街重振商业优势问题的解决;促成了旧城居民区绿化美化的落实;促成了社区学院建设规划;促成了越秀区八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成…。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民盟越秀区、东山区总支共报送社情民意190件其中13件被广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厅重视与采用,多件还接受广东电视台等媒体专题采访,有的还被中央电视台、地方社会新闻节目作了转播。同期,民盟越秀区、东山区总支向市级人大.市级政协的盟员提供了198件社情民意,其中58件被采用。2006年至2009年两区合并后的民盟越秀区基层委员会以每年不少于20件的提案和社情民意向政府提交,并不少于2件被纳入重点提案办理和获优秀提案奖。因此,民盟越秀区基层委员会曾多次获区政协提案与社情民意报送个人奖和组织奖。

    以上只是以议案、提案方式参与的参政议政方面的情况,除此之外不少盟员直接参与区政府重大项目的决策提出宝贵意见,不少盟员都能在其工作领域和专业岗位上自觉参与各项专业咨询解答和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加强与海外亲友的联谊,宣传祖国改革开放政策,为政府牵线搭桥动员亲友回国投资办实业,在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好成绩。自1991年至2007年,越秀盟员所在工作岗位和专业领域有269人次分别获得全国.省.市.区各级荣誉称号和各类奖项共600多个,仅2008年中获各类奖励23人共65件。获民盟广州市委07-08年度表彰的先进支部有共3个单位,先进个人有25位同志。 

    3、民主党派在民主监督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明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的合作原则。如在政府事务的管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民主党派中被各级政府在监察、检察、教育、审计等院、局都聘请了一批特约“四员”。民盟越秀区、东山区几十年来,每届政府特约“四员”都不少于5人,他们在民主监督中,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得到区委、区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4、民主党派在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民主党派政治地位不断提升和增强,也体现在对党派成员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上。随着其党派的建设与发展,党派中各类人才辈出,他们中不少优秀分子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而且在国家和地方政权中担任的职务也越来越高,对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从2008年全国和地方“两会”的情况看,民主党派人士担任国家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国家和地方政协副主席、以及担任国家部委的领导和地方政府厅处级正副职领导职务越来越多,如中国致公党主席万钢担任了科技部部长等。以我们民盟为例,至2005年底止,民盟越秀区、东山区成员担任区、局、基层的行政职务分别有10多人;民盟两区总支分别出任各届广州市人大代表1人、区人大常委会委员1人,区政协常委3人、区政协委员11人之多。2006年至今,民盟越秀区基层委员会委员会有盟员担任区、局、基层的行政职务的有12人;出任广州市人大代表1人、广州市政协委员1人、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委员1人、越秀区政协常委3人、越秀区政协委员15人。此外,民盟越秀区基层委员会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统战理论研究中也显得极其活跃, 2001年至2008年,民盟越秀基层委员会共向区委统战部、区政协理论研究分会递交政协理论研究论文50多篇,其中2篇在[广州政协]杂志上全文刊登、1篇获市二等奖、1篇获市三等奖、5篇获市优秀奖、6篇获区一等奖、8篇获区二等奖、12篇获区三等奖、18篇获区优秀奖。因此,民盟越秀区基层委员会以组织单位曾多次获区委统战部和区政协的表扬和奖励。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共十七大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提速,民主党派的发展将更加辉煌。历史给我们民主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工作将会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任重道远,不负使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