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研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学习研讨
做好政协工作的关键在如何提升委员的素质--郭梁
发布时间 : 2010-07-20 15:11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顺应时势的要求做好政协工作,我觉得关键在于提高政协委员的整体素质。委员素质提高了就能够在政协工作中反映出来,因为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努力提高委员的素质,充分发挥委员的积极性和作用是党中央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就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提高政协委员的素质问题作一个粗浅探讨。

    一、提高委员的素质是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要求

    1、提高委员素质的重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政协的理解加深,期盼和要求也增强了,深切希望政协能真真正正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克尽职能发挥作用。本人从事基层政协工作多年也深感其中的份量,这几年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是不断提高,关心社会层面及反映群众的呼声的提案和社情民意的数量不断增加。 

    2、新的历史时期对政协委员的要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要成为政协委员应当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方能成为政协委员。这三个基本条件从一定角度上反映了政协委员的素质,但它还没有全面揭示政协委员的素质,因为这仅仅限于成为政协委员的前置条件。政协委员的素质,应该是政协委员通过学习和实践而形成并在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内在因素和资质,即平时较稳定的内在本质。“素”即平时、向来者,“质”即内在本质。那么,新时期政协委员素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呢?中共中央[2006]5号文件,在深刻阐明人民政协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职能后,提出了要完成人民政协新的历史任务,必须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政协工作干部队伍。本人认为,这不仅是对政协工作干部队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而且也是对新时期政协委员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由此看来,新时期政协委员的素质应当包括政治素质,作风素质,学识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是政治素质。一个人的政治素质及思想觉悟应当包括政治水平、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对不同的人的政治素质要求有所不同,对政协委员要求则是政治坚定。主要应表现在这么几个基本方面:在国际问题方面,应当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尊严;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应当立场坚定;在思想基础方面,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础;在发展观上,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上,应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领导力量方面,应当自觉坚持和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此等等。

    二是道德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政协委员要履行好职能,至少应当具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团结民主的作风,合作共事、敢讲真话的作风,广交朋友、以诚待人的作风等等。

    三是文化素质。一个合格的政协委员应当学识丰富,既包括自然科学学识,也包括社会科学学识;既包括党政政策性学识,也包括行业专业性学识;既包括人民政协的基本知识,也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政党体制、民主政治理论学识等等。当然政协委员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万能博士,因此要求在某一方面具备专业学识的同时,至少对经济的、政治的、科技文化的、法律的学识要有基本的了解,不然,这也不懂,那也不知,就无法履行好职能。

    四是职能素质。既包括委员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判断素质,也应包括处理问题的对策素质;既包括履行职业岗位职能应具备的业务素质,也包括履行委员岗位职责的业务素质,如撰写提案,视察,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等履行职能的水平。有些委员因为所站的角度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偏差在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的。如,我区有个委员提出一个“垃圾堆放点影响市民生活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解决别把垃圾堆放在××位置。后来一了解这个垃圾堆放点是在其自己家门口,至于解决的方法却什么也没说,这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以上都应该是新的历史时期政协委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影响政协委员发挥作用的原因 

    政协是我国独有的统战组织,是政协委员们代表各自所联系的那部分人民群众来商量和讨论国家的各项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场所。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协助党和政府为人民办了大事实事、好事,这是有目共睹的,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普遍赞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个别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从主观原因上看,个别政协委员思想观念未及时更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格局,还没到位,没进入角色,还不习惯于从主人翁地位及代表自己所联系的那部分人民群众行使参政议政的角度来正确对待自己的政治主人翁身份,总认为自己人微言轻,作用不大。因而虽然身负重大的政治使命和政治责任却不能自觉地意识到,缺乏强烈的政治责任心,造成在民主监督与政治协商的过程中,参与意识不强,表现消极,其参政议政的素质呈潜在未开发状态。

    (二)从客观原因上看,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党和政府交付协商的重大决策往往涉及到重大的政治和理论问题,涉及到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知识。这就要求政协委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文化科学知识素养以及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之对应。但是,由于政协委员每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知识结构、工作岗位和所积累的实际经验,具有相对稳定性,即是一定的。再加上委员们参政议政质量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又具有不平衡性,这就使政协委员们参政议政的质量在客观上不可能尽善尽美,或多地存在着需要不断予以充实提高之处。这是其一;其二,目前,政府机关的个别部门和一些职能部门对外不够透明办事推委,为百姓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时相互扯皮,如、有些群众去劳动部门办理社保事宜、去房管局办理特困房安置手续就很难了,不是今天少了这个资料,就是经办人不在了,没有一次能顺顺利利办妥的,有时需要拖很长的时间,当政协委员去了解情况时不是这个领导不在就是今天要开会明天要学习。从而给政协委员了解情况,把握依据造成了困难,影响其参政议政质量;其三,个别政协委员的社会活动能力较差,其社会活动渠道少范围窄,往往局限于本单位,与其它单位和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信息来源少,不太注重集中群众的意见,这也给政协委员参政议政造成了消极影响,使其建议或提案内容较空泛,准确性差,质量不高。

    (三)从组织原因上看,目前政协委员的产生办法基本上是适宜的,但仍然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各界别地安排政协委员的具体人选上,虽然注重了代表性和政治素质,但对于作为政协委员必备的其他条件或许重视不够,致使个别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实际能力不足;二是忽视了被推荐者本身是否具有强烈的参政议政的主观愿望和要求,这就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要我当”而非“我要当”的情况,个别政协委员责任心不太强,人云亦云,很少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具统计我区的政协委员共350人,能真真正正发挥委员作用,关心政协事业发展的委员只占领35%,其中公检法、职能部门的委员发挥作用的委员不多。

    上述原因,影响了个别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使政协起好“参谋部”的作用,以利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消除之。初步考虑,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达到此目的。

    三、提高政协委员素质的几个新机制

    委员队伍的素质决定了政协工作的活力与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人民政协的理解加深、期望提高,我们应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探索提高委员队伍素质的新机制。

    (一)整合委员产生机制

    政协委员的产生(含届中新增)目前基本上由党委组织、统战部门运作,政协介入滞后,委员更不知情。政协的介入,也只能凭少数人对少数人的一般印象而作一般发言,所以只是从总体上关注委员队伍的年龄、学历、成就等静态状况,难以实现政协组织在委员产生过程中对具体委员实际素质的真正把握,从而难免存在“安置委员”、“挂名委员”、“关系委员”的现象,由于把握“入选”政协委员和审核委员的程序上有漏洞也出现“违法委员”的现象。对此广大委员和各界群众早已质疑,问题在于我们的委员产生机制已经远远落后了。

    人民群众对人民政协事业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期盼,呼唤着我们对政协委员产生机制的改革。如何才能把那些热爱政协事业、政治素质高、代表性强、社会影响大和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推荐吸收到政协委员队伍中来?关键就在于:让群众参与政协委员产生的全过程,一是看群众是不是认同,二是看“准委员”个人是不是积极。即使是中共界的委员产生,也应该(或者是更应该)充分听取各界群众的意见。

    具体推荐提名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渠道:一是由下到上。根据上届委员的集体(界别)推荐,经考察和征求被推荐人意见后提名,这是最重要的渠道。因为委员们来自群众,他们最了解本界别人士的情况,经过几年的实践更懂得做一名委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二是由上到下。党委根据新一届政协委员基本构成的决议,在各部门和政协参加单位推荐的基础上,征求上届委员意见和被推荐人意见后提名。三是由外到内。鼓励和支持各界人士自我推荐,然后到上届委员中表达意愿,根据上届委员集体评议的结果,考察提名。这一渠道应当大力引导、提倡和加以重视。因为这更能体现政协的民主精神,增强委员的责任意识。只要引导得当,会有一批有志于政协事业的人士积极参与,对于这些“准委员”的自我推荐精神,尤其需要鼓励与呵护。

    (二)互动提高机制

    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政协委员进入政协组织后,需要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后天的”自身素质,需要得到指导、服务而提高履职能力,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根据界别特点设置的委员基层组织。政协机关要把委员基层组织的活动紧紧抓好,既有普遍要求又体现界别特点正常开展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为委员们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从而有所获益,不断提高。

    一是集体意志发挥集体智慧。集体提案、大会发言等,是参加政协各界别反映集体心声的“标志性”载体,其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委员的参与程度。实际工作中,有一些委员基层组织并没有把它们作为体现委员集体意志的的成果来对待,往往是临近会议时匆忙确定一个题目,请一两名委员“操刀”,或请某部门提供文章基础,这样的产物一般质量难以提高,委员们也由此觉得那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己无关,懒得思考。这种现象必须切实纠正。从实践看,每年年初就要确定有关选题,结合全年活动,组织视察调查、讨论研究,让大家在参与中学习、思考,增进共识,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思想水平。 

    二是个人思想汲取集体营养。在政协参政议政的过程中,大量的是委员个人提出提案。政协委员基层组织应当十分关注委员的个人提案的撰写。实践证明,委员的个人提案往往由于信息不足、角度限制以及思想方法的缺陷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在本界别委员中议一议大有益处,可以使个人的思考得到修正、弥补、完善、提升,这样坚持下去,委员们的思想水平、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必然显著提高。

    三是交流信息增强集体活力。利用每次的委员活动,组织大家交流本部门、本企业的情况,获得大家的理解、建议;交流自己的成就、业绩,让大家得到喜悦、激励;交流工作生活的困难、苦恼,在集体中得到温暖、疏解。还可以开展不同界别委员之间特别是各界别与日常工作生活在农村的委员之间的联系交流,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相互促进。

    (三)增强履职监督机制

    政协委员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广泛反映各界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代表各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委员素质的集中体现。提高委员素质,最主要的就是在委员中牢固树立履职为民观念,把履职为民落实于反映社情民意和为民办实事之中。切实纠正和防止政协委员、政协组织脱离群众的所谓“精英化”倾向。 

    虚事实做,增进群众感情。要通过界别渠道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努力增进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人民政协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委员大都是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有自己的特长专长。要大力发扬政协组织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各界别的优势和委员专长,坚持不懈地为群众、为社会和谐办实事、做好事。如到偏远村庄送医药、送法律、送科技、送文化;参与慈善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开展帮扶结对、项目援助、智力扶贫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等。使委员们增强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真正地情系百姓,为民服务,从根本上提高委员素质,扩大政协的社会影响力。 

    建立平台,畅通群众信息。当前正处在经济结构加快转型,社会结构加快变动的时期,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政治诉求、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政协一定要切实通过界别渠道,把群众分散的、个别的呼声汇聚成系统的、集中的意见,使党委政府更好地了解民情、把握民情、做好工作。这就需要政协组织在委员和群众之间建立交流的经常性平台,使委员们与群众心贴心,同呼吸。一是根据界别特点,组织委员通过与本界别群众交朋友、开展座谈等,面对面地征求各界群众的意见。二是设立委员信箱(包括电子信箱),让群众有意见能进入政协委员和政协组织的渠道得以规范传递。三是政协委员的基层组织与社区相互联系,加强政协“信息员”的作用和工作力度,增强信息的反馈速度。
增加透明,接受群众监督。遵守政协章程,履行委员职责,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是委员素质的基本要求。要加强来自政协组织的考核,从而使委员有任务、有压力,与此同时,更要加强来自群众的监督,这样可以使委员更加有责任、有动力。一是建立常委、委员在委员基层组织中报告履职情况的制度,特别是常委向委员报告履职情况的制度,让常委、委员们每个人都接受大家的评议,其述职评议情况作为届中和换届时决定去留的重要依据。委员的履职报告还要抄送所在部门或单位,以便他们了解委员的日常工作情况和在政协组织中发挥作用的情况。二是邀请群众参加政协有关协商议政会议,让群众进一步缩短与政协和与委员的距离,看看政协是如何协商议政的,委员们在其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三是将委员参政议政的情况、成效和委员业绩向社会作宣传,将委员接受履职考核的情况包括不请假而缺席会议这样的情况向社会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正常的委员劝退制度,每届期间对确实基本素质低的委员按程序实施劝退并及时通过民主的方式补充,有效激励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发挥作用,使委员队伍的素质在动态中不断提高。

    四、委员主观上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五种”能力和“四种”意识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是发挥好委员主体作用的前提。政协委员要通过学习,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政协工作的政策理论。要站在对人民、对事业负责的高度,大胆履职,努力做到政治协商说真话,不敷衍了事;民主监督出真招,不做表面文章;参政议政建真言,不随声附和;反映社情民意吐真情,不回避矛盾。委员必须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实情、听实话、查实数、验实效,要善于在分清主次,抓住本质,协调各方,把握全局,权衡利害关系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判断,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把实事办好。

    作为政协委员,在政协工作中要具备“五种”能力。
    1、政治鉴别能力。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
    2、把握全局能力。要自觉树立大局意识,找准自己在全局中所处的地位,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考虑,围绕大局履行好自己的职能。
    3、独立思考能力。要善于收集、整理群众的正确意见,善于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现象,围绕党委、政府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进行比较、判断、分析、论证,提出“一家之言”。
    4、协调沟通能力。要主动、经常地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综合表达能力。要勇于实践,扎实工作,注重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加强语言文字修养和锻炼,积极适应履行政协工作职能的需要。
作为政协委员,要有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增强“四种”意识。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参政意识。

    作为政协委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才能很好地履行职能,发挥委员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加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加强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此外还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躬亲实践,为参政议政奠定基础。要注重向老委员学习,吸取他们的好经验,学习他们的好作风。进而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

    (二)增强责任意识

    政协委员作为本界别群体的代表参政议政,责任重大而光荣。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一定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刻认识政协工作的重要性和自身肩负的神圣职责,力求无愧于政协委员的光荣称号,自觉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政协组织的形象。要以对政协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做好政协工作为己任,只有责任意识增强了,才会以委员的身份了解情况,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建言献策,才能发挥好主体作用。

    (三)增强团结和民主意识

    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是团结和民主。我们每一位政协委员要把加强团结、凝聚人心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同本界别群众的联系和沟通,促进各族各界人士的大团结、大联合。要围绕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多做宣传教育、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发挥代表性强、联系面广、信息量大、位置超脱的特点,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民主作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充分反映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客观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实现在民主的气氛中增强团结,在团结的基础上发扬民主,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四)增强求实和奉献意识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和人民对政协的要求更高了,人民政协的工作任务更重了。这就要求广大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能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实效。为此,政协委员一是要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要说实话,敢于反映真实情况,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三是要办实事,把献计献策与积极服务结合起来,把多献良策与多干实事结合起来,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四是要求实效,真抓实干,不图虚名,实实在在地做出成效。政协委员承担双重责任,既要在本职工作中大显身手,又要在政协工作中有所作为。这就要求我们政协委员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政协的各项活动。

    综上所述,提高委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政协的工作是否见成效,是否在新的形势下有突破,并在参政议政、履行职责中提出有深度、有新意的东西,使我们的工作能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脉搏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