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研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学习研讨
拓宽社情民意绿色通道 防微杜渐化解矛盾纠纷--郭葱葱、李桦
发布时间 : 2010-07-20 15:01

    一、拓宽社情民意通道具有良好的政治基础

    近年来,党和政府为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倾听广大民众的心声,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如两会网络直通车,大接访,开通市长公开电话,开办民心网,总理直接与网民对话,各职能部门通过本部门网站接受民众投诉等等,大大拓宽了民众的诉求渠道,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这些渠道,也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拉近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距离,推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重视民众诉求,及时倾听并解决民众诉求,是为人民群众办事,对落实党的执政为民理念极为重要。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近期,中办、国办又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书记、县(市、区)长一般每月安排一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信访问题突出的地方要适当增加接访次数。这些措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基层、对群众利益的关心和关怀。但若果党政领导“每月接访一天”的做法,只是流于形式,恐怕仍然是治标不治本。或许,拓宽社情民意渠道比“每月接访一天”更有实效。

    二、目前社情民意通道暂时还不够畅通

    社情民意调查是"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的主要支柱之一。但目前大部分的社情民意调查只停留在“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区各级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领导走访了辖区街道办,向各街道所在的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工作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为即将召开的人大政协两会上提出议案、意见做好准备”上。能够深入社区民间的社情民意调查非常有限。由于社情民意通道的不够畅通,真正急需及时解决的社情民意能够收集到的少之又少。

    据人民日报与人民网最近联合推出的“地方政府开通社情民意通道,你们那通了吗”的网络调查显示:68.7%的网友不知道所在省区市的政府(省长、主席、市长)热线、信箱或者其他联系方式,96.8%的网友认为“不畅通”。有1/3参与调查的网友拨打过政府热线或是给政府信箱写过信,但是其中仅有3.2%的人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了反馈,对身边民情通道的畅通表示满意。6.5%的网友认为反馈太慢,40%的网友遭遇过相关部门推诿,更有超过一半的网友表示给政府民情通道的电话很难打通,邮件发出也石沉大海。

    在当前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民意诉求趋向增加和多元的背景之下,这样的调查数据令人警醒。尽管它或许不能代表事实的全貌,但其中显示出的问题已清晰表明,我们加快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和诉求的受理渠道的步伐已刻不容缓。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对社情民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践中态度冷漠、有令不行、政令不通,对民意不予及时核实、处理与上报,忽视群众诉求,得过且过,致使民众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少小问题拖成“老大难”,最终酿成大祸。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民意的表达是社会的“减压阀”。民意通道不畅,个人无法找到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积蓄的情绪得不到疏导,怨气便容易一触即发,演变为极端的方式和血泪的悲剧。

    近期发生的多起群体性事件,其根源正在于此。

    不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一些民族纠纷问题就会扩大化。今年6月26日广东省韶关市一家玩具厂部分新疆籍员工与该厂其他员工发生冲突斗殴,被境外三股势力大肆炒作,借机对中国进行攻击,煽动上街进行游行示威,境内敌对势力与其遥相呼应,事件最终演变成“7.5” 乌鲁木齐打砸抢烧恶性暴力事件 .

    不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国际关系问题就会复杂化。例如:今年“7.15” 广州上百黑人聚集冲击矿泉街派出所事件;目前喧嚣尘上的"力拓间谍案",被外国媒体及西方政要借题发挥为中国商业环境遭妖魔化的事件 ,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不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普通社会焦点问题,普通民众民生问题就会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例如近年屡见不鲜的房屋拆迁、小区物业管理群体纠纷事件;广州海珠桥成为跳桥秀大舞台等负面影响较大的事件,其背后蕴涵着多少悲惨辛酸和无奈。

      其实,如果能够及时收集到相关社情民意,及时进行有效处理,或许许多事件能够防微杜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些重大事件都提醒我们,畅通的社情民意渠道,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的战略的意义。

     如何让民意顺畅地上达政府,一直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而严肃的课题。尽管近年来许多地方纷纷开辟的政府省长、市长热线,电子信箱以及短信平台等民情通道,但这次人民日报与人民网联合推出的网络调查突出地反映了其中出现的阻滞、低效甚至是失效。这些不足和缺陷,需要政府进一步理顺机制、改进作风,更多地俯身向下,关心民众疾苦,倾听民众诉求。同时也警示我们,同如今海量的民意诉求相比,“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身份之下,由政府设置并包揽的民意表达渠道和手段依然显得脆弱和单薄。拓宽社情民意通道,让社情民意通道畅通,既要让热线、信箱等方式有效运转,更要从根本的制度建设上,强化人大、政协等民意代表机构的职能,通过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途径的扩大,拓宽多维的民意表达渠道,推进民意诉求落实。

    三、拓宽社情民意绿色通道,防微杜渐化解矛盾纠纷

    拓宽民众诉求渠道,倾听百姓呼声,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绝不能走过场,更不能流于形式。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的感情,以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实实在在地去做。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不会有怨言,才会满意。

    其实,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建立畅通的社情民意通道本非难事,也无需太多成本。它不需群众的长途跋涉,也不要百姓与官员的面对面,有时往往只需一个电话、一封邮件、一个留言,足以收集到各种民意,相关的官员认真处理并落实解决,许多棘手复杂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就目前而言,政府部门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手段和途径并不缺乏,关键在于现有的手段和途径多流于形式,那些市长热线、市长信箱、信访热线、政府网站等本该承载着社情民意的渠道,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和作用。当群众的信件一封封寄出,电话一个个打出,却或者泥牛入海,或者遭遇多个部门间推诿塞责,最终还是无法解决问题时,他们只好拼命向上级主管部门讨说法。

    在通讯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网友更喜欢哪种社情民意沟通方式呢?人民日报与人民网联合推出的网络调查显示:如果有问题向政府咨询或者投诉,直接去找相关部门仍是网友的首选,37.5%的人选择了这种方式。而选择拨打热线电话的网友超过25%,选择发电子邮件、在论坛发帖、发短信等新兴通讯方式的超过30%,只有4.5%的网友选择传统的书信联系方式。

    所谓绿色通道就应该是无污染的、畅通便捷的、快速安全的通道。

    这里“无污染的”,是指没有经过中间环节进行修饰的,保持原始本意的社情民意诉求。“畅通便捷的”是指没有各级障碍阻挠的,能够直接将民意送达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或主管官员的通道。“快速安全的”顾名思义也就是即有时效,又能够保证平稳送达的途径。

    拓宽社情民意绿色通道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畅通收集渠道——关注民意诉求——合理分类整理——快速有效处理——化解矛盾纠纷

    只有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及时处理,才能够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燃。。事后诸葛亮、亡羊补牢的事情我想自然是越少越好。

    试想:如果群众的要求通过正常的信访渠道能得以满足,他们还会那么急迫地想见到“书记”或“某长”吗?;如果一些矛盾和纠纷通过正常的信访渠道能得以解决,恐怕就不会在一些领导信访接待日出现人山人海的情况。归根结底,在于我国的社情民意渠道还不够畅通。正是社情民意渠道的不畅通,才使那些信访群众有了“包青天”情结,总希望找到更高级别的官员来反映自己的诉求。于是一些本可以在基层解决的矛盾,却层层递进摆到了上级的案头。因此,应尽快拓宽社情民意绿色通道,防微杜渐化解矛盾纠纷。

    四、拓宽社情民意绿色通道对社会维稳有着重要意义

    有人形容:民意如水,只有当每一种正当的民意都能得到有效的表达,每一种权利的诉求得到积极的回应,如水的民意才不会被堵塞,更不会冲决泛滥。这个比喻非常精妙。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为民意找到更宽、更根本的渠道,并使其成为社会运行的一种基本形态。落实拓宽社情民意通道有赖于政府部门及官员们真正树立起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真正关心百姓的疾苦,真正承担起责任。社情民意的拓宽与畅通,不仅仅体现为每一个个体的人具体生活困难和不公的解决,更体现为民众的意见和诉求能够直接汇聚成为政府的决策,并成为政府服务于民的方向。回应民意,既要让热线、信箱“事事有回音”,更要从源头上着眼民众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权利伸张,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过程中让民众的利益诉求稳固地落于地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当社情民意绿色通道真正得以拓宽并畅通无阻,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得以防微杜渐,那么,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就能够真正得以实现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