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研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学习研讨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对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的创造性发展--张远木
发布时间 : 2010-06-11 12:53

 

民盟越秀区基层委员会 张远木


    风雨同舟肝胆照,和衷共济六十年。为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共同目标,各民主党派在“五一口号”感召下协力同心,风雨兼程走过了六十年,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伟大的独创性。

   一、多党合作的政权战略构想发展了中国传统和文化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深深根植于坚实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之沃壤中,体现了人类社会所固有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精神。在这个有机的统一体中,执政党和参政党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是主旋律,是主要的;差异性是和弦,是次要的。双方互不替代,互为补充。而同一性和差异性并存原则集中体现了多党合作事业的生机与活力,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相得益彰的价值理念。展示出鲜明的合作、参与、协商、包容、和谐的文化精神,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相适应,与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契合,是对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的创造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早在抗日战争前,中国共产党就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讲话,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政权建设方面的战略构想,形成了中国多党合作的思想理论体系。

    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衷共济的真诚合作,是以1948年发布“五一口号”为开端,揭开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的崭新一页。在起于“五一口号”,历经十三届三中全会这两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前30年和后30年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思想理论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形成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事业,已经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在制度设计上都更加趋于成熟。一是体现在“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的合作关系。二是体现在“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合作模式。三是体现在“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方针。四是体现在参与、协商、民主、和谐、体谅、包容的合作精神。五是体现在“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的政治协商原则。六是体现在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等重要的社会政治活动中。
               
    回顾历史“五一口号”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建设的重大影响深远至今。根据史料记载,原“五一口号”初稿的第5条为:“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毛泽东在审稿时,以革命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前瞻性的执政党思维,把这一条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通过这一重大修改,极大的推动了多党合作的历史进程。因此,“五一口号”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事业具有方向性和奠基性意义。

    6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坚持加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与合作,共同推进了中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并在宪法中规定这一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经过几十年来的实践与发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不断增强,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推进社会民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民主是现代文明的核心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与黄炎培的一次对话中讲道:“我们已经找到了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周期律的新路,就是民主”。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与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之中,做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战略决策。

    畅通民主渠道、博采众议。民主党派作为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参政党和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政治协商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中理应责无旁贷,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既要始终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也要保证广大民主党派成员享有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包括批评和监督的权利,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扩大有序政治参与,使一切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意见建议都能够得到充分反映,使一切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愿望要求都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并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首先,在各民主党派内部,要努力营造民主的空气和氛围,鼓励各方面成员讲实话、真话、心里话,特别是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实现互相监督和批评。各民主党派只有在内部有一个民主氛围,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才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其次,民主党派要高度重视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协商,要对协商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整合党派资源形成集体意见和建议。在协商中要讲真话、出实招,顾全大局、求同存异、获得共识。除会议协商外,就事关国计民生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要主动以党派的名义向中共提出书面建议。再次,民主党派也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政治协商。特别要注意调动各民主党派中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履行好委员职责。在具体实践中,各民主党派要与执政党一道不断探索和推进政治协商与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不断促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渐进中有新突破,让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这一重要民主形式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分享: